2023年2月4日,由中國實用兒科雜志編輯委員會主辦,由安徽安科生物工程(集團)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學術支持的“中國兒童特發性矮小癥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”啟動會在北京隆重召開。


大會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曹冰燕女士主持,她對各位與會專家、同道蒞臨本次啟動會表示感謝。吳洋意主任在致辭中表示,ISS專家共識的撰寫對指導臨床研究和科學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。大會主席鞏純秀教授隨后發表致辭,表達了將同與會專家共同攜手,一同制定一套符合國情和當下臨床現狀共識的信心。

來自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的陳佳佳女士,從特發性矮小(ISS)的背景、歷史演變、命名起源及其定義、診斷與治療等方面對ISS現有的定義和爭議進行了全面的闡釋。她提到,所謂“特發性”是因為尚未發現病因,但期望有病因存在,因此ISS是一組不明原因的身材矮小的疾病的統稱。鑒于目前國內外相關共識尚不完備,為了填補我國ISS診治空白,對其定義、診斷和治療做出共識尤為重要。應當從疾病角度讓“特發性”回歸本真。臨床上應當以臨床評估、常規及內分泌實驗室檢查、遺傳學評估三個層面對ISS的診斷進行全面評估。此外,ISS的治療標準和劑量尚無統一標準。ISS的診治依然存在挑戰和爭議。“特發性”是一種臨時的狀態,且是一種排除診斷,如何更好的識別病因、推動有效治療決策、促進量身定制的治療與管理是本次共識希望推進的內容。

討論環節,來自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的羅飛宏教授表示,ISS的診斷依然存在困難,其亞分類的識別及納入標準需要更加系統的探討。同時,與患兒及其家屬積極有效的溝通不容忽視。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的顧學范教授提到,ISS的診治不僅僅是個單純的臨床議題,更是一個社會議題、科學議題。本次共識的起草需要各位專家、多家醫院的通力協作,以循證醫學證據為基礎進行系統研究。來自北京協和醫院的朱惠娟教授提到,共識的編寫應當以科學嚴謹的態度編寫具有借鑒價值的共識內容。來自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的羅小平教授表示,ISS的定義及其診治在國際上具有很大的爭議。共識內容應當具備專業性、科學性、實用性和可行性,避免模糊概念,為臨床診治提供切實的參考與幫助。最后,主辦單位代表吳洋意主任表示,應當在臨床循證和專家討論的基礎上編寫此次專家共識。

啟動會的最后,大會主席鞏純秀教授表達了對各位與會專家的感謝,并表示,之后將與各位專家、同道一同攜手,共同建立一套符合當下臨床現狀的共識。希望兒科內分泌相關研究能不斷推進病因學診斷的發展,不斷解決臨床未知問題,切實保障兒童健康,為祖國的健康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。